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应该把汇率升值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工具。
世界范围内的产品竞争不仅让原本对价格起限制作用的不可贸易品失去了作用,而且趋向于把它们的价格也在世界范围内拉平。这似乎和现实中的观察不符,因为我刚才说了,旖色佳这里的理发价格是北京的6倍。
这里的每幢房子都比较小,使用面积估计在100到120平方米之间,而且都有一定年头了。而且,在1997年房价开始大涨之前,美国的实际房价没有超过1890年的水平。旖色佳一半以上家庭(即中位家庭)的年收入在39000美元以下。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原因。购买力平价就是要消除物价的影响,在相同物价水平下计算各国的收入。
我们住的街区属于旖色佳的老区,住的是一些中低收入的人家。比如一加仑脱脂牛奶2.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每公升4.4元,而国内一公升类似的三元脱脂牛奶是7元左右。当然,地下金融中,也有集资诈骗、洗钱、赌博等等非法活动,对其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一个社会,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艰难,数量较少,其结果无疑是富裕的人口相对较少,由于可以容纳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数量少,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弱,劳动力将大量过剩,就业困难,实际失业率会很高。完善银行系统的支渠和毛细渠道,为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给创业创造基本的融资条件,解决迫切和忧心的就业问题,避免社会因失业率持续攀升,因失业而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差距拉大而发生动荡和危机。除了美、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连孟加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给穷人贷款融资创业的银行,旨在把穷人变成富人。其标准和限制要降低,但是监管要加强。
由于劳动分配决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这种垄断性大银行多和小银行缺乏的金融体系,导致的是 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失调。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多,中等收入的人数就多。
而对民间借贷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要区别对待,放宽金融市场准入,要让它们开办微型和中小金融机构,使其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中国的金融系统,从农村将钱吸收给城市,从农业吸收给工业,从农民手中吸收给市民,从中西部吸收给东部,从低收入人手中吸收给富人,从劳动者手中吸收给资本所有者,从社会上吸收给资本和市场垄断行业,可能是最不以人为本、最不讲城乡统筹、最不谋地区平衡、最不求共同富裕的一个领域。同时,如果微型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则金融体系就不会给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劳动密集型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劳动要素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和分配中就会参与不足。金融监管部门总强调金融体系的小安全,认为对内放开,会导致大量的坏账,造成集资诈骗,形成金融风险。
中国就业难的原因显然在创业不足,企业数量少,就业容量相对狭小,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融不到资。可以看出,银行系统对内开放和改革的保守性和垄断性,是造成中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美国3亿人口有4万多家银行,德国8000万人口有400多家银行。这种特征的银行系统,对于分散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从经济学上讲,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分摊成本高、资产抵押难、道德风险大这样一些无法克服的难题。
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约120万人没有就业,2007年498万毕业生中约150万没有就业。中国1990年时,城镇人口从业率为56.44%,2006年下降为48.7%,按照1990年的城镇人口从业水平,2006年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劳动力达4334万,整个GDP中劳动参与及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比率近几年在持续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资本密集与劳动密集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生产与购买之间,要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不造成经济各环节的断裂,银行的信贷资金也才能在各环节中正常流转。实际上,无论是中国古代的钱庄,还是现代温州和台州的地下借贷,其没有行政干预,产权非常清晰,坏账率极低。
在中国,银行的特点:一是资产规模都很大,二是许多为纵向垂直管理,产业组织方面处于高度垄断状态。的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农村大量发展合作基金会和股金会,形成了巨额的坏账。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即在GDP的创造中,资本要素的贡献较大,而劳动的参与率较低。金融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大任务。对温台的民间借贷,连国外的一些银行都认为是风险控制水平较高的典范。而只有创业增加中等收入人口,以创业增加企业,来带动就业需求扩大,才能总体上增加居民的收入和储蓄,使银行的资产不断增加,在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发生的情况下,降低不良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率,使银行风险大大下降。
如果将东南沿海的地下金融彻底打光,这里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也将会大量倒闭,城乡差距和基尼系数将大幅度上升,全国的失业率会上升到30%—40%。金融监管过度强调金融系统的所谓安全,实际上给社会积累着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巨大风险。
而中国将个体工商户从业的按10人规模一个企业折算,再加上注册登记的法人企业,总共也只有800万个企业,每千人仅有6个多一些。中国13亿人口,只有可以数得过来的银行。
可以看出,放开金融准入,发展微型和中小银行,融通资金,是促进创业、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国民经济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资金在企业与银行间良性流动,不良资产风险下降的重要战略。一般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也在20—30个。
一个劳动力,一个家庭,如果社会就业需求较弱,处于失业,收入就会大幅度减少,生活水平就会大大下降,就会沦入贫困或者低收入状态。银行体制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似农田灌溉系统一样,不仅需要有大水库、主干渠,还需要有小水池和毛细渠道。但是,其管理混乱的原因是与县乡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基金会及股金会的产权不明有关。发达国家65%—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登记和非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6%以上,每千人企业数量在50个左右。
从宏观上看,近几年,银行这种行为更加加重了资本密集行业与劳动密集行业、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投资与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调。这个规律可在世界东亚与拉美、中国浙江(民间地下借贷较为发达)与西部等发展的模式(许多年把地下民间借贷管住了)比较中得到验证。
因此,大型和纵向的银行不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是由其自身内在的经济规则决定的。一个国家的融资体系,如果高度集中垄断,并且大都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它对应的必然是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支持的是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分配。
进入 周天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垄断 。目前,由于创业——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收入——消费侧方面有问题,中国这些关系是由出口平衡的,如果出口大幅度下滑,则会导致国内严重的生产过剩,也即金融危机。
这样的社会才能从要素初次分配上达到基础的公平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好处是什么。第二,推动社会的创新。进一步看,企业如何创造更大剩余价值?靠的是创新。
在票证废除之前,去粮店买粮食要有粮票,买油有油票,买布有布票。但要使陌生人之间达成合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信任。
而中国的企业家,很少有时间休假,甚至没有礼拜天。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当中,你有一个好的发明,可以通过创办企业,或者通过转卖、授权来实现它的价值。
劳动力市场也算发展得比较好的市场。汽车也这样,过去富人可以坐轿子,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有代步工具。